第二百三十章 明为交战(2/3)
没唱完,就被几名壮实汉子结结实实围在了中间。
“给我来一份!”
“俺也要!钱给你!”
好几只手同时伸到他面前,铜钱叮叮当当地落进他装报纸的竹筐里。
文崽一时慌了神,连忙摆手喊道:
“别急别急!大家都有!排个队!一个个来!”
不止文崽如此,约莫两刻之后,其他报童也遭遇了同样的场面。
平日里要走一条街才能售完的报纸,今天才走了半条街就被抢购一空,只得急急忙忙跑回去找黄成精补货。
百姓们一报在手,也顾不得身在何处——有的站在街心,有的蹲在墙根,都迫不及待地展开首页细看。
只见几个醒目的墨字赫然印在正中:
“《黎民投水判生死,使君新政慰梓州》?”
内文洋洋洒洒,将昨日苏家溪畔举行公审的始末写得一清二楚:
高慈先如何贪赃枉法、柳氏家主怎样纵容子侄行凶,他们又是如何被押上戏台示众;
百姓怎样以溪水投票,十二名劣迹昭著的官员士绅如何伏诛,另有几家因罪行较轻而得以宽宥……
报道末尾,还清清楚楚列出了黄举天当场宣布的三项新政:
设立百姓诉冤办、彻查强占田产与隐户之事、减免商税与开放商事。
整条街霎时如炸开了锅一般。
“诉冤台?这下咱们有处申冤了?”
“真能讨回被占的田?这下可盼到天日了!”
“往后摆摊做生意,每月能多落几个铜板——”
“若是商税真能减了,俺们这小本经营也能松快些。回头就往店里添几张新桌子!”
“城里生意活络了,咱们做手艺的还怕接不到活计吗?”
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怀疑。
一名穿长衫的乡贡便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地放下报纸:
“成何体统!未经大理寺审定,怎能公然处决刺史?”
旁边几个读书人模样的人也随声附和:
“是啊,百姓怎能审案断狱?这是纲常紊乱!”
“乱虽乱矣,总比上期刊发的‘父母无恩论’要强些……”
更有人情绪激动难以自持。
一名中年汉子读着读着,突然跪倒在地,紧攥报纸嚎啕大哭:
“阿父——我阿父去年就是被那陈满,活活打死在地牢里的啊!”
他这一哭,许多曾受恶官劣绅欺压的百姓也不禁红了眼眶。
或默默拭泪,或低声高声叫好,或面向府衙的方向连连叩首。
街头人声鼎沸、喧腾如潮。
府衙内院却沉浸在难得的宁静之中。
老槐树枝繁叶茂,绿荫如盖。
几只麻雀轻巧地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啄食着晨露浸润的槐角。
树荫下摆着张竹制圆桌,黄举天闲坐一侧,含笑注视对面的两位女子。
林盼娣正低头专注于手中的绣活,绣绷架在膝头,银针在她纤指间灵巧地上下翻飞,布面上已显出半个虎头的轮廓。
另一侧的李蘅予则显得与众不同。
她的绣绷上没有绣常见的花鸟鱼虫,而是幅投石机图样。
木料的纹理以褐色丝线细细勾勒,连底座的榫卯结构都绣得清晰分明。
乍看之下,不像衣饰绣品,倒像是一张摊开的器械图谱。
林盼娣瞧见那投石机,忍不住抿嘴笑出声:
“蘅予,你这绣的可不是寻常花样,怎么,你也盼着生个儿子,将来好让他摆弄这些刀兵器械?”
李蘅予抬眸,眼底浮起清浅的笑意,温声道:
“生儿生女,我都一样欢喜。”
“瞧你这话说的!”
林盼娣放下绣针,眼风朝黄举天轻轻一瞥,语气里带着几分娇嗔:
“哪个男人不想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黄举天只是笑,伸手将她揽近了些,贴在她耳边低声说:
“我无所谓。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林盼娣耳根一热,脸红着用手肘轻轻顶了他一下。
黄举天却不退反进,笑意更深地挨近她。
“干!你们还要在这儿卿卿我我到什么时候?”
喊声自院角传来,霎时打散了这厢温馨。
只见林招娣一身利落劲装,手中握一柄纯木打造的陌刀,大步走来。
她刚练完一套刀法,非但不显狼狈,反而英气逼人。
“说好今日陪我操练,你再磨蹭,日头都要晒到正午了!”
黄举天起身活动了几下手腕:
“急什么?这不是来了么。”
林盼娣亦扶着肚子站起,从旁侧竹篮中取出条干净毛巾,递到黄举天手中,轻声叮嘱:
“小心些,招娣近来力道越发大了,可别被她打着了。”
黄举天接过毛
赤澈阁提供了平生假寐创作的《黄巢挽天倾》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二百三十章 明为交战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