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科举不止考八股(2/3)
,下一道题目是‘诰’。
两者皆为皇命文书的一种,区别在于‘诏书’面向天下臣民,是普发性文书,主要用来宣告大事;‘诰谕’针对个人,属专发性文书,侧重封赠官爵、褒奖功德或者告诫之类。
这次的考题为《诰赠平叛殉国总旗某为试百户制》。
苏录看到这个题目都气笑了,狗造的文官对武人的恶意简直没边了,哪怕只是一道没有任何效力的考题,都不舍得大方一点——人家都为国捐躯了,还他么只赠个试百户,连个百户都不肯给!
气归气,题还是要好好做的。要想写好这道封诰,需要熟稔国朝诰敕追赠体例,掌握‘荫子、立祠、优恤’等专用格式与措辞,追封、褒节抚恤、激励臣民等要素完整覆盖。
苏录本身就是军户,这种封诰自己家里就有,熟的不能再熟,提笔立就。
午饭后,大宗师放出第四道题——‘表’,这是臣子向皇帝上书陈情的文体。
题目曰——本年保宁、顺庆等数府骤降暴雨,江河泛滥,民田被淹、庐舍冲毁,百姓流离失所,生计无着。试以四川巡抚口吻拟表,恳乞圣恩蠲免受灾府县本年钱粮。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熟稔国朝表奏体例,掌握专用格式与措辞。了解蠲免、赈灾制度及巡抚职权,还要具备清晰的政务逻辑,确保诉求合规合理。
老翰林为苏录讲解过,这种表奏应当先陈述困难;再提出核心诉求,最后自陈职责。切不可一味向上推脱,最后一定要落在‘请领导放心上’。
于是苏录按照所学,以四川巡抚的口吻,拟写了一份《为保宁顺庆等府洪灾恳乞蠲免钱粮表》,曰:‘臣某谨奏:本年夏月,保宁、顺庆等府暴雨连旬,嘉陵江、涪江暴涨,堤岸冲决,民田数万顷被淹、庐舍数千间冲毁,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生计几绝。
臣抚治川蜀,目睹灾黎无耕获之资,若照旧征钱粮,民力难支、流亡必甚。故谨昧死恳乞圣恩,蠲免受灾府县本年夏税秋粮,以苏民困。
臣必督率有司宣谕圣德,劝民重整生计、补种秋禾。臣未能先事预防,深负陛下倚任,惶悚无地。
伏惟陛下念民艰、垂慈恩,速降谕旨,以安民心。臣谨表以闻,恭俟圣裁。
臣某顿首谨表。
未时中,大宗师放出了本日的最后一道题——‘判’,这是官府司法裁决的文体,主要用来判决具体案件。
题目是——泸州民张某与李某同耕沱江沿岸田亩,共用一堰引水灌溉。本年春旱,张某为优先浇灌自家稻禾,私堵堰口截水;李某交涉未果,怒而毁坏堰堤三尺,致下游三户田亩无水可用。双方各执一词,诉请知州裁决。
此试题贴合乡村常见水利纠纷,侧重考查考生对律令的应用、实务裁决能力与判体格式把握。
鹤山书院的刘先生是一位律法专家,曾反复教导苏录,此类判决既要严格依据律例,又要兼顾乡规民约与情理。切不可机械地照搬法条。
赤澈阁提供了三戒大师创作的《状元郎》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三七章 科举不止考八股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