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科举不止考八股(1/3)
第二个问题——历代治理川省边地,或设郡县,或置土司,或屯兵戍守,其成败得失有何可鉴之资?
苏录答曰——郡县制得在明法度、统疆土,失在远边吏治不逮、鞭长莫及,镜鉴为近边要地行之,严选廉吏肃治;土司制得在顺夷俗、省馈饷,失在尾大不掉、易生割据,镜鉴为远夷荒服存之,控其权势防坐大;屯兵制得在兵农合一、足食强兵,失在卫所弛废、屯田荒芜,镜鉴为加强关隘要害,整饬屯垦固兵源。
三策当刚柔相济、因势而用,方合安边之道。
第三个问题——川省边备与西南防务之要又何在?
苏录答曰——核心要旨在于‘固本安内、联防互济’。
固本以民心为根,轻徭薄赋、兴学教化以固结夷汉,明刑弼教以慑顽劣;安内以吏治与馈运为要,择廉能守边、兴修栈道、复行屯垦,确保兵强饷足。
联防则以川省为中枢,联动滇黔藏互通相援。内安则边固,联防则外御,二者兼顾方为西南防务长久之策。
然后将这三个答案总合成一篇文辞雅正,义理明畅的文章,策论就完成了。
其实这些答案未必是苏录心中所想,比如他心仪的‘改土归流’‘汉化更新’之类的政策,皆因太过劲爆,没有诉诸笔端。
他得考虑考官的接受程度,把萧提学这种保守的翰林词臣吓到,对自己没好处的……
一个时辰后,萧提学又公布了第二道题——代拟《颁行四川整顿盐课与屯田税诏》。
就是以臣子身份帮皇帝拟一份诏书,题目为:‘四川井盐、屯田乃国赋边备之要,近年官吏苛扰,盐课紊乱、加征无度,屯田抛荒、民失恒产。为安民生、固国本,特颁此诏。
要想答好这道题,首先得深谙诏书体书写规范,把握皇帝口吻,措辞庄重威严。
同时还要明白如何整顿盐课、屯田复垦,安民生、固国本,才能让诏书言之有物,起到应有的作用。
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项的练习都是比较薄弱的,谁没事天天在家拟圣旨啊?家里看见以为疯了,外人看见要报官的······只有阳江社的卷王们,才会刻意针对自身短板反复练习、精益求精。
苏录思考了一番四川的官制职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井盐屯田,国赋所资、边备所系。迩年有司不恤民艰,盐课定额紊乱、额外加征无度。屯田抛荒日甚、耕者流离,民怨滋生,财用难济。
兹特颁诏,令尔四川巡抚总领其事,速核全省盐课,厘定旧规、明列科则,刊布于民,严禁官吏巧立名目诛求,违者以贪墨论罪。严督各府州县官亲赴田间劝谕,凡垦荒农户,免征三年赋税,官给耕牛籽种之助,务使野无旷土、民有恒产。
着巡按御史专司督查,凡玩忽职守、阳奉阴违者,指名参劾、定罪重处。尔等钦遵朕命,实心任事,以安民生、固国本,不负朕倚任之重。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做完了‘诏’
赤澈阁提供了三戒大师创作的《状元郎》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三七章 科举不止考八股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