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求和消灾(1/3)
辽使入宋,朝堂震惊。
震惊的不是辽使的到来,而是他到来的速度。
幽州捷报刚到汴京,折可适率两万宋军北上大杀四方的消息,是今日上午才送到的,没到两个时辰,辽使便进了汴京。
要知道,传递军报奏疏的可是八百里快马,日夜兼程不停不歇,消息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从幽州传到汴京。
而辽使到来的速度,几乎与前线奏疏同一时间。
这说明什么?
说明辽国君臣真着急了,一刻也不敢停留,只求迅速平息事态,让宋廷下令折可适退兵。
赵孝骞下旨报复,折可适奉旨越境屠戮抢掠的举动,对辽国君臣造成的不仅仅是极大的压力,更有深深的恐惧。
两万宋军越境屠戮,看似是为大宋西北边民报仇,而且两万这个数字并不大,定义为“两国冲突摩擦”似乎也说得过去。
可辽国是被攻击的一方,他们不会如此单纯。
所以宋国突然派这两万兵马北上,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真的只是单纯为了报仇?还是说,宋国皇帝有更深的谋划?
毕竟如今是宋辽两国联盟灭夏的时节,辽国为了此战抽调了国内的十万大军,同时东北方向的女真族已成了气候,辽国也要拨出一部分兵马严防死守,此时的辽国,国内兵力正是空虚的时候。
这个时候两万宋军突然不宣而战,其用意就很值得人推敲了。
这也是耶律延禧派遣使臣,日夜兼程赶到大宋汴京的原因,辽使果然没让耶律延禧失望,他们赶到汴京的速度,几乎与八百里快马相当了。
由此可见,辽国君臣是何等的急迫惶恐,对他们来说,如今的事态是何等的严重。
大庆殿内,群臣一片寂静。
能站在这里的人,都是千年的老狐狸,道行稍微差一点的早被淘汰出去了。
辽使来得如此迅速,辽主的语气如此谦卑惶恐,本身已说明了太多问题。
果然如官家所说,只要国家强大了,实力足够了,还有必要跟敌人讲什么道理?说什么“师出无名”?怕什么“宋辽交恶”?
你看,朕狠狠扇了辽国一记耳光,他们生气了吗?愤怒了吗?或许有吧,但他们还是不得不遣使过来,一脸哀求地议和,平息事态。
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大宋已不是当年的大宋,它强大了,有足够的能力扇人耳光,而挨揍的人不仅不敢还手,还不得不陪笑道歉。
这就是国家的实力。
现在回过头想想刚才在朝会上说的,所谓的“师出无名”,担心“宋辽交恶”影响大局,此刻听起来像不像一个笑话?
现在不是大宋要不要交恶辽国的问题了,而是大宋就算想掀桌子,辽国也要死死摁住桌子,哀求大宋冷静。
宦官的禀奏犹在朝会上回荡,赵孝骞背靠着龙椅,微微阖眼,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这一抹笑意带着几分讥讽,也不知讥讽的是辽主耶律延禧,还是刚才一脸正义口口声声说着顾全大局的朝臣们。
大局?
现在要顾全大局的人不是
赤澈阁提供了贼眉鼠眼创作的《世子稳重点》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求和消灾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