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心积弊(1/3)
仁义道德说多了,往往会把自己也禁锢住。
就像名震江湖的大侠,同道都称赞他仁义无双,这“仁义”的名声,大侠便不得不扛在自己肩上,行走江湖时,所言所行处处顾忌着“仁义”二字。
可以肯定,从今往后,这位大侠一定不好意思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就连跟别人动手,也不好意思使“猴子偷桃”这一招。
这就是所谓的“盛名所累”。
放在国家的立场上也是如此,古代圣贤的道德礼法太深入人心,以至于朝堂上的官员们行事都不得不以仁义为先,凡事都讲究个师出有名,所谓的“煌煌正道”。
口口声声讲“道德”的人,最终也会被道德反噬。
灭掉西夏,独吞西夏,明明对大宋百利无一害的事,偏偏自己被架在道德高地上,不好意思违背盟约。
简直是陋习,关乎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这么重要的关头,居然讲什么“道德”。
大庆殿内,赵孝骞含笑注视着蔡京。
还是这老小子懂自己,也没那么迂腐,当初自己的选择没错,朝堂上确实需要一批不要脸的人,不然个个都是道德君子,想要做件事都束手束脚。
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其实奸臣比忠臣用起来更顺手,更顺心意。
奸臣懂得察言观色,懂得人情世故,还能时刻给皇帝提供情绪价值,皇帝要做什么事,奸臣是不会思考它的对错的,先干了再说。
忠臣就不一样了,不怀疑他们的忠诚,也不怀疑他们的满腔正义,但这种人往往拧巴矫情,凡事都喜欢反驳。
更令人恶心的是,他们反驳的依据是一连串的圣贤经云,张嘴就占据了道德高地,然后以蔑视的眼神俯视缺德的皇帝……
这就让人很不爽了,反正赵孝骞就很不爽。
你们若真是道德君子,朕也就认了,可你们倒是言行如一呀,你们背地里干的那些男盗女娼,贪赃枉法的事还少了?
自己干缺德事干得飞起,转过头便一脸正义地谴责皇帝缺德,皇帝在明知你们真实嘴脸的情况下,还要捏着鼻子被你们谴责,皇帝心里多恶心谁知道?
大家本就是一路货色,为什么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起讨论把缺德事干出花儿来?
看看人家蔡京,做事多么利落,做人多么上路。
“元长先生之言,甚得朕心……哈哈!”赵孝骞若有深意地一笑,又道:“久不见令郎蔡攸,回头朕赏赐一些金银给他。”
“当年蔡攸可是与朕有同逛青楼之谊,可惜如今朕这身份再去青楼委实不妥,便只好让蔡攸替朕阅尽人间春色了。”
话说得很亲昵,赵孝骞的语气宛如与蔡京是一家人,在场的群臣脸色都变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谁听不出来官家这是故意在点他们呢?
你们都是一群迂腐之辈,朕与你们的关系除了君臣,再无其他。
还是蔡京更合朕的脾性,所以朕愿意与蔡家父子亲近,怎样?就问你们气不气。
群臣表情各异,
赤澈阁提供了贼眉鼠眼创作的《世子稳重点》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心积弊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