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下真成阿哥了(3/3)
当众说他不过是个替皇上管钱的账房先生,和珅一怒之下密令党羽甘肃布政使福宁断掉福康安大军的粮草辎重,本以为会迫使福康安撤军,未想福康安率部以急行军速度出发竟然安全抵达西宁,接着又从西宁出发进入高原。
把兵贵神速四字用的可谓出神入化,打了和珅个措手不及。
若是福康安在高原大胜,凭借过往军功回京后肯定入主军机处,甚至可能获封王爵成为紫光阁功臣之首,这对和珅来说无疑是极大威胁。
因为和珅手里没有兵权!
哪怕他在各地党羽多如牛毛,哪怕他在京营八旗和侍卫处、步军统领衙门安插大量人手,明面上他和中堂却是指挥不动任何军队,哪怕绿营都指挥不动。
手底下更没一个能比得上福康安的军事人材,故而赵安在安徽接连取得的两场大胜令得和珅对他刮目相看,欲大力提拔以为己用,纵使将来有变亦能与福康安抗衡。
知三福儿已经领军入高原,老太爷自是欣慰,叫和珅督促户部和西北各省为三福儿全力提供支援。
和珅当然应下。
未几,家宴正式开始,赵安也被安排了座。
御膳房那边知道老太爷上了年纪牙口不好,所以给老太爷的菜品无不极尽软烂之能事。
其中有道精心炮制的“万年青燉肉”是老太爷最爱吃的菜,尝了一口后,老太爷细细咀嚼,不无自嘲道:“朕这口牙虽与社稷同寿,硬朗却不及矣!唯有这炖了一日的肉方能与朕的牙口匹配。”
众人自然是赔笑凑趣,纷纷说老太爷您牙口好的很,就差说老太爷这口牙比钢还坚,比铁还硬。
“主子,社稷之重在于根基深厚;牙齿之固,在于咀嚼有力。皇上以无上智慧将社稷治理得如这文火慢炖的万年青一般,根基深厚滋味绵长。此非主子牙齿不及,实乃主子治道已入化境,万物皆可化为绕指柔,何况区区肉糜?奴才愚见,主子之牙非不及社稷,而是已与社稷合一共品这千秋鼎盛之味!”
和珅这番马屁拍得别出心裁,既接了老太爷自嘲的话头,又将之拔高到治道的境界,听得老太爷龙颜大悦,哈哈一笑道:“和珅呐,你这张巧嘴,把朕的牙口不足都说成文治武功了。”
和珅笑道:“主子洪福齐天,能得主子一笑,便是奴才天大的造化。”
赵安这边也是面上挂笑跟个二傻子似的陪着,他知道昨天和珅让自己大出风头,那今天自个怎么也不能夺了和珅的风头。
何况,他这人不擅拍马屁。
这边殿中吃喝,外面广场上大戏正唱着。
老太爷最喜欢看的大戏是《升平宝筏》和《劝善金科》,这会上演的正是《升平宝筏》中“大闹天宫”一折。
锣鼓喧天,戏台上的孙悟空翻腾跌打,精彩纷呈。
赵安对戏剧没兴趣,更不可能跟帮皇孙、皇重孙、皇灰孙一样在戏台下拍掌,便在那默默吃菜。
结果和珅又给他上了一课,但听和珅道:“主子,猴王再是神通广大终究翻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犹如这世间些许宵小纵有千般伎俩,在主子如天网般的圣明烛照之下亦只能俯首帖耳。”
“我大清可不能有孙猴子。”
老太爷笑着放下酒杯,按照惯例到了要给皇子皇孙们发放压岁钱的环节。
皇帝给的压岁钱肯定不是寻常铜钱,而是内务府特制的“乾隆通宝”金饰,每个皇子皇孙都有一枚。
内侍们端着铺有明黄锦缎的托盘,将上面一枚枚金光闪闪的“乾隆通宝”依次呈给各位阿哥、格格。
看着孙儿们欢天喜地领取压岁钱,老太爷脸上满是慈祥笑容。
何为老来乐?
儿孙绕膝,满堂欢声。
皇子、皇孙、格格们人数是固定的,但内务府打造时会多打几枚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有时候老太爷也会给宠爱的近臣发压岁钱。
和珅、福长安他们都有。
果然,老太爷待皇孙们发完后让李玉将剩下的几枚赏给和珅等人。
李玉将盘子端回来时上面却还留着一枚,老太爷见了笑了笑,吩咐李玉:“这一枚赏给朕的福禄寿。”
赤澈阁提供了傲骨铁心创作的《清妖》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2章 这下真成阿哥了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