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给中堂拜年(1/3)
赵安的这枚特制压岁钱于殿中人看来,不过是老太爷因为欢喜给赏的,反正多一枚。
有心思深的则将此事同和珅联系起来,猜出这是老太爷爱屋及乌,所以让好奴才的“狗腿子”也跟着沾份喜气。
大过年,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嘛。
当然,“狗腿子”自身表现也足够亮眼,没见昨天晚上把老太爷哄的眉笑颜开么。
殿内唯一不开心的人肯定是一直同弟弟永璘说话的嘉亲王永琰,只是再不开心,永琰面上也依旧微笑看着受宠若惊的赵安,估计昨天晚会结束后跟师傅朱珪有过长谈。
这场爱新觉罗家宴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连着熬了两天的老太爷撑不住,接连操办除夕晚会、大朝会、皇帝家宴的和珅也支持不住,赵安瞧见和珅中途打了好几个哈欠。
好在,接下来几天就轮到和珅休假了,老太爷这边也得好生休息个几天。
出宫时夜色已黑,原以为领自己过来的内务府工作人员早下班了,未想人家一直在宫门处等着他,说是上面吩咐要把赵大人送回去。
“有劳!”
上车之后,赵安搓了搓手哈了口热气后,将老太爷赏的那枚特制金币摸出如至宝般反复摩挲,心中不无得意。
老太爷给压岁钱这事在京里可能不稀罕,在场的都知道赵安是跟和珅、福长安沾光,但这事到了地方官耳朵,尤其两江官场绝对是枚重磅炸弹,能把巡抚、布政、按察、学政、道员府台什么的耳朵都给炸聋。
值了,这趟京师之行绝对是比海归含金量还要高几个档次的镀金之旅!
皇阿玛您不认我不要紧,关键儿臣认您就行。
什么,您不认儿臣?
黄马褂、双眼花翎、遏必隆刀、特赐同进士出身、福禄寿墨宝、压岁钱...
铁证如山啊,亲爸爸!
就凭这些东西,赵安相信自己只要能利用白莲教起义把淮军带出来,到时皇阿玛辫子一翘,他于两江振臂一呼,嘉庆哥哥敢不让弟弟带着白衣白甲的淮军进京奔丧?
嘴角乐得直咧咧,将金币放回袋中时突然想到成亲王永瑆给了个福袋,忙好奇打开想看看亲王出手如何个阔绰法,如果是银票的话起码得千两起步吧。
毕竟,他大小也是安徽一号位,属地方实权派。
永瑆如果真有夺嫡之意,肯定要好生拉拢亲近赵安这个进步潜力还很大的年轻人。
结果,打开后才发现里面就三颗碎银粒,加起来份量可能没有三钱,按后世银子几块钱一克价格算的话,也就几十块钱。
“这么抠门的?什么玩意,活该阿玛看不上你!”
赵安腹诽,想不通堂堂亲王怎么如此小气的,却不知人成亲王是京中出了名的抠门鬼,不仅规定家人每顿只能吃简单素菜,偶尔吃肉还会命厨子将肉切成极薄的片状,“片肉如纸,薄可见光”,这样就能节省开支。
作为亲王,永瑆本应衣着华贵,但这位爷常穿打补丁的旧袍,甚至朝服也多年不换新,家人也被要求穿粗布衣物,禁止一切奢侈,搞的堂堂成亲王府跟个乡下小地主似的。
年前,成亲王府还出了个大笑话,因为王爷舍不得给马喂饲料,结果导致王府马厩中的上等蒙古马因为长期饥饿死了好几匹。
舍不得把马埋了的王爷又带头吃马肉,马肉那玩意能吃?
结果就是王府上下吃马肉吃的苦不堪言。
回到试馆,跟小栓、徐霖他们说了几句后,赵安便去睡了,他真的撑不住,但没忘嘱咐试馆主事钱文明天早上准时叫醒他。
为啥?
因为得给和珅拜个年。
上午给和珅拜年,下午给四傻子拜年。
给和珅准备的年敬是银票三万两,给四傻子准备的是一万两。其他和党重要骨干则都是五千两。
这些是必要开支,难得进京一趟不能小气,赵安丢份可以,但安徽两千万百姓的脸面不能丢!
这一觉,睡得相当踏实,也很香。
次日一早钱主事便来叫醒赵安,洗漱用过早饭,赵安便让徐霖带六名护卫随自己骑马前往满城。
骑马原因一是没有轿子,二是骑马能显得精神。
赵安给自己打造的可是文武双全人设,文能治政,武能带兵,如此自然要给和珅及京中诸位大佬留下英武不凡的深刻印象,将来清军搞不定白莲教
赤澈阁提供了傲骨铁心创作的《清妖》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23章 给中堂拜年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