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行赏(2/3)
闻吗?
也不是不可以,但显然能听到的都是些既不靠谱又较为迟滞的消息。“如此看来,此案确实离结案不远了。”
陆北顾也是松了口气。
毕竟,他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拿到了如此关键的人证物证,要是后续负责侦查、审讯的人都没法顺藤摸瓜将此案彻底办成铁案,那可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崔台符试探着问道:“于公来讲,此案我等功劳颇大;于私来讲,也为文、富二位相公扭转了局面..不知有何升赏?”
崔台符此前便隐约听说了,陆北顾跟几位大人物关系匪浅,所以,这时候心痒难耐的他想着问一问..他大包也扛了,毒打也挨了,要是得不到升赏,心态可就真崩了。
陆北顾知道崔台符伤都没彻底好利索,刚回京就来拜见他,主要目的恐怕就是来问这个的。
而崔台符刚才已经给他透露了很多审刑院方面的信息,按理来讲,这时候他也确实该交换一下信息。
但没办法,这事他真不知道。
“关于升赏的事情,我确实是半点风声都未听到。”
陆北顾道:“此事我亦关心,若是得了消息,当告知于你,如何?”
“那再好不过!”崔台符喜道。
陆北顾举起茶杯:“来,以茶代酒,愿我辈同道,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中,始终守住这份求真之心!”
“共勉!”崔台符举杯相迎。
茶杯轻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与此同时。
政事堂内,宰执们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现在就给派往河北查案的一行人行赏,是否早了点?审刑院虽然审讯郑世兴颇有进展,大名府那边也拿到了不少口供,但此案毕竟还没结呢,若是后续再有反复怎么办?”
曾公亮捻须问道。
此案本身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但若是程序上有纰漏,他作为宰执之一,也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所以对于文彦博一反此前态度,这么着急地要给陆北顾等人行赏,他其实是不赞成的。
富弼委婉地说道:“结案是一回事,给查案的官员行赏是另一回事....确证村庄名称以及查到关于工械案的人证物证,可都是做不得假的功劳。”
见曾公亮还打算说什么,文彦博干脆开口道:“不能再拖了,必须行赏以平物议。”贾昌朝的手段确实把文彦博给恶心到了,郑世兴的证词不知道怎地就传的沸沸扬扬了,现在闹得满城风雨。
虽然官家赐了他一条玉带以表信任,但这仍然堵不住有心人的嘴。
毕竟,郑世兴的证词,实在是太符合开封市井百姓对于朝堂阴谋论的想象了。
而这种事情,文彦博既没办法通过行政命令去禁止,也不可能这样做...悠悠众口是捂不住的,越不让说,说的越夸张。
为了平息舆论,为了证明他绝对没有“暗害陆北顾以削宋庠羽翼”的想法,文彦博必须要提前行赏,而且是行重赏。
这虽然有些违背程序,但对于文彦博来讲,这却是必须马上就要做的事情。
不然的话,往后多拖一天,证词造成的不利影响,就会多持续一天。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文彦博也能借此举动,来向朝野释放信号——此案已经定性了,不然为何会提前给查案人员行赏?
见文彦博决意如此,曾公亮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问道。
“那该如何行赏?”
王尧臣道:“咳咳..先议官阶吧。”
大宋制度,官阶分为幕职州县官官阶与京朝官官阶两种,而进士里面,只有前三名才会被授予京朝官官阶。
幕职州县官官阶又称选人官阶,有四等七阶...分别是包括各种判官、推官在内的“两使职官”;包括防御、团练推官、军事推官,军、监判官在内的“初等职事官”;包括县令、录事参军,试衔知县令,试衔知录事参军在内的“令录官”;包括三京军巡判官,司理、司户、司法、户曹、法曹参军,县主簿,县尉等官职在内的“判司簿尉官”。
复杂吗?
相比于京朝官官阶,幕职州县官官阶其实已经很简单了。
实际上,京朝官官阶的复杂程度,都到了非吏部之人绝难完全理清的地步...朝官本官阶自诸寺监主簿至三师,无出身者迁转序列多达42阶,有出身者迁转序列亦有足足35阶之多!
所谓
赤澈阁提供了西湖遇雨创作的《大宋文豪》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80章 行赏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