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身有术,明断如流(月末求票支持~)(1/3)
三年后。
明四百八十年,春。
平顶山,纯阳殿。
“教主,有事启奏。”
殿外,传来一声求见声。
“进。”
殿内,程心瞻手中捏着灵签,聚精会神看着上面的内容。
一个中年道士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
“教主,会稽地区今年的甲子道童已经送过来了,按例由丹霞山、百草山、和紫烟山三家接手。不过今年这批道童里出现了一个双心孩童,丹霞山和百草山两家都想要,而且各不相让,已经吵起来了,以至于收徒大典迟迟未能结束。您看,需不需要亲自过去一趟。”
“双心?”
程心瞻有些意外,紧接着便道,
“走,去看看吧。”
不过,他嘴上虽说着走,但人却没动。然而,下一刻,他身前的虚空扭曲,亮起一个光点,随后光华闪过,便又出现了一个程心瞻。
这个后出来的程心瞻迈步向殿外走去。
来报信的中年道士见怪不怪,抓紧跟上。
宗里大规模的收徒仪式都是在山门钟灵山之后、东天道起始段以南的三龙出海群峰上,既远离宗门核心,也是图个好寓意。
程心瞻来到头龙额顶上,这里是一个大广场,位于云海之上,视野十分开阔。有五六千个道童盘坐在广场中央,小的五六岁,大的十五六岁。
三清山在外境有甲子收徒的规矩,外境,指的是东南地区,在豫章周边的会稽、八闽、三湘、庚阳、庆州、荆楚、金陵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都有万法派的山上宗派和山下道观。这些山下道观和毓秀山雨霖观一样,也向周边信徒提供导引养生术,即《通脉伸经功》。每隔一甲子,这些道观都会召集当地修炼出清灵气的、不满十六周岁的且心向修行的孩童,再由当地的山上万法宗派,把整个地区的道童集结起来,一起送往三清山。
而且这七个地区的甲子年是错开的,十年一送。比如今年是明四百八十年,轮到会稽,那么到了明四百九十年的时候就是庆州道童送来。明五百年荆楚,五百一十年是三湘,五百二十年是庚阳。另外,又因为金陵是句曲山的道场,全境大多遵奉上清派,能招到的万法派的人不多,加上八闽地广人稀,为蛮荒之地,能招到的人也不多,所以这两地并为一次,排到了明五百三十年。等到明五百四十年的时候,刚好过了一甲子,那就又轮到会稽了。
至于豫章,情况实在特殊,为道都所在,光是仙宗祖庭就有万法三清山、正一龙虎山、净明散原山、灵宝阁皂山、神霄兵锋山五家,另有世宗、大派上双数,各自占据一块地方,不可能存在全境大规模收徒的情况。所以早在几千年前大家就都说好了,都不要越界,想收徒那就只在自家山脚下收。
不过只自己山脚下那么点大的地方,哪够供应一整座仙山的生源。所以豫章各家都有默契,山脚下的巴掌地平日里都是好生娇养着,时不时显灵赐福,传下符水灵丹,团结人心的同时也是在悄然改善山脚凡人的资质。等到山里出现天资绝佳者断代时、天资上乘者青黄不接时,或是某个人丁稀少的小法脉只取几个徒弟,亦或是出现某个法统覆灭、某个法统新立,等等这些需要应急招人的时候,才会取录山脚百姓。
正应如此,大家把大规模的定期招生,都是不约而同放到了周边境外。或许,这也是豫章道都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话说回来,宗外多地轮流招生,宗内的各个山头也是轮流接收,今年的会稽道童,就是由丹霞山、百草山、和紫烟山这三家接手。
程心瞻来到观礼台。
“教主。”
“经师。”
“先生。”
“程师。”
“……”
程心瞻落地,三山负责人跟都教院、红尘院等道署职员以及会稽各地的下属宗派代表,一起立见礼,各个人嘴里的叫法都不一样。
“老爷!”
三妹看到程心瞻,开心极了,纵身一跳,来到他身边。
三妹现在作为丹霞山山主任无失的关门弟子,极为得宠,任山主走哪都给带上。
赤澈阁提供了东海镇守创作的《蜀山镇世地仙》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三十六章 分身有术,明断如流(月末求票支持~)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