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发符放檄,翻江倒海(第一更,求月票支持~)(1/3)
才发完符令,程心瞻又烧点符檄。
他以天梯顶为坛,以高祭在天的法伞为器,又施展起雷法。
第一道符檄飞上天,他高呼一声,
“风来!”
于是,符檄在高空中自行燃烧,紧接着,天地间狂风大作。
天梯顶上风声啸,伶仃洋里涌怒涛。
紧接着,第二道符檄升空,程心瞻喝令,
“云起!”
霎时间天昏地暗,乌云席卷,遮天蔽日,触手可及。
第三道符檄上天,只听天梯顶上呼喝,
“电闪!雷鸣!”
“咔嚓!”
一声声霹雳震响,电光把乌云照得仿佛天上的黑山。无数雷霆在山一般的黑云中穿行,好似火兽下天关,正是紫蛇离斗府,电闪雷鸣,雷霆万钧。
第四道符檄紧接上天,在电光中燃烧。
“雨至!”
程心瞻高呼一声。
“哗啦啦——”
瓢泼大雨应声而落。
一时间,庾阳水云密布,暴雨如注。不过,这样大的雨,却并未造成洪涝。此时,整个庾阳水系下游——伶仃洋化作一个巨大的橐籥,自发翻涌,掀起巨浪,一浪快过一浪,一浪高过一浪,源源不断的把内洋海水排向南海,险些叫虎门见底!
北、中、东三江集齐附属水系分支急流不歇,在三条蛟龙的驱使下快似奔马。此外,三蛟领程心瞻之符命,所过之处,庾阳地气、山根、水脉、暗流,莫不配合。无论天上下多大的雨,只要一落地便被江河送走,汇入三条主江,再涌入伶仃洋,两岸土地丝毫不受影响。
于是,苍穹顶上似天河泄地,庾阳境内有万川奔海,伶仃洋海口排水飞浪。一浪追着一浪,一浪叠着一浪。此时,最前头的巨浪已经高达两百丈,并且还不断有后浪追赶并进,抬升浪山,冲向南海。
胡家兄弟以为程心瞻只能调动一片内洋之力,殊不知他是集大半个庾阳的天时地利于一体。正是:
发符放檄驭灵龙,万山飞雨应焦桐。
独坐云中天顶处,翻江倒海起惊洪。
——————
程心瞻面海奏琴,身前大浪滔天,身后蛟龙御浪,他心道:
四境护法者已经全部离去,云梯山空空如也,三条蛟龙即将走江自伶仃洋入南海,分薄海运,这般局势,绿袍还能忍得住?他又会如何选择?打上云梯山?阻拦蛟龙走江?又会去拦哪一条?
此时,南海来浪离云梯山还有四百里,高六百丈。去浪离云梯山才过三十里,高两百丈。与此同时,木龙已至广州府,螭龙已至惠州郡,锦龙已至清远郡,走江均已过半。
现在,双方都在争抢,两浪相撞,必然地动山摇,妖魔想要这个相撞点离云梯山越近越好,而程心瞻自然想要这个影响远离岸边。同时,双方都在堆浪,越高自然越有利。
妖魔来浪起势早,因此速度快,堆的浪高。但南海太大,胡家兄弟牵动大海之势也是异常艰难,所以浪高积的慢。反观庾阳去浪,因为伶仃洋地方小,又落后妖魔一手,因此浪还不高,速度也还没起来,不过此时又有天雨、江河、蛟龙三方助力,浪高积的飞快。
等到程心瞻的《沧海龙吟》弹奏至第二章尾声的时候。南海来浪离云梯山还有三百里,高七百丈。去浪离云梯山已过八十里,高三百五十丈。与此同时,木龙已过白云山,江面陡然开阔,伶仃洋赫然在望。
这时,程心瞻传音帧常道长,言说木龙前路广阔,不必两人看护,只余天真一人即可,叫他人折身向北,去看护蓝逸舟,同时通玄、董守仁一起,保锦龙走北江入海——北江距离西江太近,也是绿袍最有可能下手的地方。
帧常道长领命,折身向北。
乐至三章时,由于中江最短,木龙已至虎门,携洪峰而至。
恰此时,程心瞻拨一个高音,穿金裂石。木龙如得号令,立即腾空而起。
虎门处,大江两岸两山对望,仿佛
赤澈阁提供了东海镇守创作的《蜀山镇世地仙》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四百二十九章 发符放檄,翻江倒海(第一更,求月票支持~)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