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有才不考了(1/3)
应考的秀才们三更天便赶到学宫街口,从家人手中接过考篮,出示浮票进入学宫街。
学宫门口,水学正和三位教谕分立一处,身边小吏打着大大的灯笼,写着各自学校的名称。
秀才们便找到各自的学校,向学正或教谕报道,然后排队等候进入考场。
进考场前居然还要搜身,让不喜欢肢体接触的程万舟十分痛苦。
苏录一帮糙爷们却已经习惯了,轮到他们时,便熟练地宽衣解带露出双脚,左手拎着考篮,右手攥着鞋袜接受检查。
每个考生都由两名军士负责搜身,从头到脚里里外外,检查得十分仔细。
待到搜身完毕,众人赶紧穿上鞋袜、系好衣带,收拾起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考篮,来到仪门前接受考卷。
考卷与院试相同,都是那种长长的棉白纸折页,卷面已经写好了考生的个人信息及所习本经。
科试与院试前后相差不过几天,估计考卷都是一批准备的。
苏录熟练地贴好浮票,再由考官折角弥封,铃以提调印信,便可持卷入场了。
跟院试一样,科试也没有提坐堂号,所有考生一视同仁,都在明伦堂前的考棚中应试。
考棚中,所有考案前后左右相距各二尺,上置界尺一、净器一,案脚下有长竹编结,无法移动。
考场四角依然各设一高台,上头站着监考的瞭望手...
一切都与院试一模一样,倒省得再布置考场了。
苏录按照考卷上的座号找到自己的位子,在考场的东南一角,不禁暗暗欢喜。
因为六月太阳偏南偏西,正午到下午最热的时段,这里不会被直射。
而且位于边角,不用在密不透风的人群中就坐,还能享受到东南风,可以大大降低中暑的风险。
所以在这个炎炎夏日,这里可是考场上的黄金位置。
至于为什么别人运气没这么好,估计是他们跟老公祖的关系没那么好...
入座后,苏录取出考具摆好,便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卯时天光大亮,所有考生入场完毕,考场封门,大宗师闪亮登场。
依然还是萧翀萧提学。
待众考生起身问安后,萧提学便退入大堂出题。
考题依旧粘于数面长柄牌上,由书吏擎游考场,让考生自行抄录。
这时候苏录的位子倒成了劣势,因为考题最后才到了他面前。
题目是一道四书题——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是一道大题,出自《论语·述而》中,孔子与颜回的完整对话。讲的是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进退自主的处世态度。
以如今苏录的境界,能从中分析出三重哲学内涵一日顺势行藏,不执于‘用’或‘舍’:二日内外如一,德性不因境遇变;三日顺道而为,超越个人得失计较。
很明显,他在影响阳明先生思想的同时,思想也已经被阳明先生深深地影响了..构思完毕,苏录便提笔在稿纸上写道:‘圣人行藏,顺道守
赤澈阁提供了三戒大师创作的《状元郎》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三五章 有才不考了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