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辞官(1/3)
省会成都,城南按察司前街,按察使司衙门门。
新任四川按察使杨斌两眼发直地坐在公堂上。下属官吏们在轮番汇报案情,他却一句也听不进去。
主要是听不懂啊。
一开始他还大大刚咧地发表过意见,但手下那帮汉官们似笑非笑地对他说:‘桌台大人有所不知,事情没这么简单。
,他的自尊心就会严重受创,觉得又被汉人瞧不起了…………
日子一久,杨斌干脆闭嘴,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说实在的,他都后悔花钱买这个官儿了……
去岁,他协助官军平叛有功,但宣慰使已经是土司序列的顶峰了,按例只能升他个将军之类的虛职。
但当时的监军,四川镇守太监韦公公对他说,只要孝敬两万两银子,就能帮他当上四川布政使。
这诱惑实在太大,杨斌哪能抵挡得住?一来,正二品的布政使是正经的封疆大吏。虽然上头还有巡抚,但中丞大人的职责偏向监察百官和军事为主,民政这块依然还是由布政使负责。
二来,布政使管着一省财政。不贪不占,一年落个两万两银子也不在话下,就算只能干一任也赚翻了。
三来,土司当上一省之长,可是大明开国以来都没有过的壮举。这是何等的风光?
正好他也在宣慰使的位子上干腻了,便一口答应下来。
别说,韦公公收了钱真办事儿,没几天告诉他成了。只是上头可能搞岔了,把布政使给他定成了按察使………
韦公公还安慰他说,藩台桌台虽然一个二品一个三品,但朝觀庆吊之礼完全相同,所以没什么区别的。
而且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纠官邪、戢奸暴、平讼狱、雪冤抑,全省的官员都得乖乖接受监察,官威比布政使可大多了!
杨斌又问:‘那油水呢?,‘这么大的权力,能不肥吗?,韦公公笑眯眯道。
于是杨斌就同意上任了。
他走的时候家里人那个高兴啊,上上下下与有荣焉的样子,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这让杨斌感觉钱花值了。
谁知来成都上任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首先按察使确实有监察全省官员的职责,但朝廷后来又设了巡抚、巡按专门管这事儿,所以监察这块,他根本插不进手去。
其次,按察司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衙门,光把律条烂熟于胸都不够,还得深谙过往的成例判例,以及儒家礼制、地方民俗,乃至土大夫的道德标准,缺一样都不行。
而且需要他亲自审判的案子,都是县里州里府里一层层打上来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他个土司怎么能审理明白?
还不敢由着性子胡审,因为巡抚巡按都在盯着他。所有的汉官都把他这个异类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鸡蛋里还要挑骨头呢,他还敢乱来?
所以为了不犯错,他只能不说话,不发表任何意见,上堂时当木偶,退堂后当人肉图章。
那叫一个战战兢兢,小心窝囊。
而且上司对他阴阳怪气,下属显然当面恭敬,背后肯定也没少笑话他。
再想想自己当宣慰使的时候,在播州说一不二,高高在上,是何等的痛快?他是真想找个后悔药吃一吃。
但是他不会主动辞职的
赤澈阁提供了三戒大师创作的《状元郎》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三二九章 辞官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