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武堂争议(2/3)
复了一片寂静之时,赵孝骞这才缓缓开口。
“此次灭西夏之战,全托主帅和将士们用心用命,他们才是最大的功臣,只待种建中班师回朝后,朕当论功封赏。”
顿了顿,赵孝骞又道:“另外,此战大胜之余,相信诸公也看到了我大宋王师的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便是我王师禁军缺少有能力的将帅之才。”
“此次朕令种建中领军,其实本是不得已而为之,诸位知道,种建中本是殿前司都指挥使,他的职责本是拱卫汴京皇城,而不是率军对外征战。”
“可当时大战在前,朕却发现身边无大将可用,不得已只能让种建中临危受命,率军出征,此事朕一直记得,当时便已决定改变现状。”
“大宋未来还将面临许多征战,朕的有生之年,这天下必须统一,天命归宋,朕岂敢忤违?所以,朕必须解决朝廷缺乏将帅人才的问题。”
赵孝骞说到这里,突然停下,然后目光淡淡地扫过朝班中的枢密使许将。
许将收到了赵孝骞的眼神,立马明白,该自己出马了。
这件事,官家早与他有过商议,只是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今日西北报捷,西夏被灭,国威和官家个人的威望已然达到顶点,时机已至矣!
于是许将迅速站出了朝班,躬身道:“臣许将,以枢密使的身份向官家进谏,臣请朝廷在汴京开设讲武堂,培养王师禁军所需将帅之才。”
“自隋唐以来,朝廷开科举,为国养士,同时朝廷亦应开武科,为国取将,文武并举,张弛之道备矣,国方可盛。”
“如今天下文昌而武怠,国战缺将帅,三军无正首,正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非正道也,朝廷正值征战之时,岂可因缺将少帅,而废官家一统天下之雄志?”
“故,臣以为,开设讲武堂已是迫在眉睫,必须马上施行。臣请官家纳谏。”
许将此言一出,朝堂文武顿时一片哗然。
所有人神色复杂地看着许将的背影,殿内再次传出一片窃窃议论声。
赵孝骞嘴角微微一勾,很好,许将是个懂事的,就说嘛,一把年纪总不能活到狗肚子里。
殿内蔡京时刻盯着官家的表情。
抱大腿,他是专业的。
见许将说完后,官家一脸欣慰愉悦,蔡京立马明白,这是官家和许将之间约定好唱的双簧。
讲武堂该不该开,能不能开,蔡京其实并不在意。
朝堂上的是非对错很模糊,口才好的人能把错的说成对的,黑的说成白的,只论道理的话,论到天荒地老也论不出个究竟来。
蔡京的是非观本就很模糊,他做人做官原则,只看皇帝的脸色,皇帝认同的事,就是他誓死赞同并捍卫的事。
看准了官家的脸色后,蔡京立马站了出来,一脸凛然地开口。
“禀官家,许使相所言,臣完全赞同,请官家纳谏,于汴京设讲武堂,为国储备将帅之才,以备国战之用。”
枢密使开
赤澈阁提供了贼眉鼠眼创作的《世子稳重点》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武堂争议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