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顾为经的奇迹之年(下)(2/3)
。英国人伸着脖子瞅着北大西洋对岸时候的不屑眼神。大约就和背后坐拥半部欧洲艺术史的法国人伸着脖子瞅着英吉利海峡对岸的英国人在那里不要脸的大谈特谈“知道不,威廉·透纳才是历史是最伟大的水彩画家”时的眼神长的一模一样。】
【这手里的红茶已经要气的洒掉了。】
【《月亮报》甚至出了一期报纸,头版便放上了赫斯特和布尔的两人照片,并配以粗体字的标题“假猫王遇上真猫王”,以作嘲讽。】
【风水轮流转。】
【也许在音乐事业上耗费了太多的心力,也许搞音乐真的搞出了猫一样的嗅觉,面对英国官方邀请他代表国家参加1998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的邀请的时候,赫斯特选择了拒绝。】
【他给出的理由是——“哦,我不知道,但直觉来说不太对劲。”】
【他觉得不对劲是有原因的。】
【1992年的时候,赫斯特信心满满的跑去参加了双年展,尽管那件参展作品成功为他在次年拿到了整个英国艺术界的最高奖项“透纳奖”,但遗憾的是,他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颗粒无收。】
【猜一猜那一年的赢家是谁?】
【亨特·布尔。在那一年,亨特·布尔成为了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威尼斯金狮奖得主。】
【而在赫斯特拒绝代表英国参展的1998年,猜一猜艺术展的最大赢家是谁?】
【没错。】
【还是亨特·布尔。】
【亨特·布尔非常的受到威尼斯双年展的组委会的偏爱与欢迎,就在那一年,猫王布尔拿到了史上第一任威尼双年展终生成就奖。】
【《纽约时报》甚至以此给予了英国表亲们非常英国式的阴阳怪气的回击,它在头版上刊登了相同的两张照片,并附上了额外两组照片。一则是英国公告牌的榜单,一则是1960年的老照片,那年猫王凭借着他的电影《蓝色夏威夷》的主题曲,蝉联了美国专辑榜冠军整整20周。】
【《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则是——】
【“现在,谁才是真正的冒牌货?”】
【1998年是两个人互有胜负的一年,而1999年的冠军毫无疑问则是亨特·布尔。】
【就像1932年的毕加索一样,1999年亨特·布尔已经功成名就,1999年的布尔先生创造了无数价格堪称天文数字的艺术品,1999年是亨特·布尔人生意义上的大年。】
【1932年的毕加索在闹离婚。】
【1999年的亨特·布尔在准备结婚。】
【但和毕加索不一样的是……1999年的亨特·布尔淦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或者说……史无前例的行为艺术。】
【他消失了。】
【在几乎获得了一切所能获得的荣誉的第二年,亨特·布尔,竟然,竟然,竟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直接消失了。】
【在亨特·布尔失踪的新闻报道出现的前十天,大家还以为是什么营销炒作事默认】
【两周过去了。】
【一个月过去了。】
【五个月、十个月、一年、两年、五年……】
【世界上的所有人终于明白,这绝对不是一场玩笑。】
【对于艺术研究者来说,亨特·布尔的消失,是足以和约翰·列侬的枪击案一样,并列成为二十世纪艺术行业里最难以想象的黑天鹅事件。】
【对于阴谋论的爱好者来说,亨特·布尔在加利福尼亚家的豪宅边,在法拉利敞篷跑车的车窗上,用口红写下了一行简短文字之后从此失踪,这件事情的地位就算比不过JFK在德克萨斯州的敞篷车上挨的那枪,起码也是比的上JFK的儿子在小肯尼迪的飞机离奇失事离奇事件。】
【往后的二十年里,围绕着这起事件,至少有五本书出版,有两部电影被搬上了大荧幕,甚至由著名导演马丁·斯宾塞所指导的同名电影《孤独画家》还拿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主竞赛单元的金奖。】
【再一次证明了亨特·布尔在威尼斯双年展所受到的偏爱。】
【所以人们会说——】
【亨特·布尔一辈子拿到的不是两座金狮奖的奖杯,而是三座奖杯。】
【一个艺术展的,一个终生成就的,还有一个是电影展的。这大约是艺术史上再也没有办法能够复制的成就了。】
【等等……】
【一辈子三座?】
【说一辈子也许太早了一些,就像毕加索没有成为漫长十九世纪的句号一样,亨特·布尔也不愿意成为短暂的二十世纪的终点。】
【他说,不,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在消失了已经接近二十年以后,亨特·布尔,那位传奇的猫王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里,他的出现就像他的消失那样的出人意料,带着一股强烈的神经质的气息。】
【猫王一生只活了42岁,如果他能够活的和毕加索一样长的话,也许,还能够书写出不一样的故事。】
【让我们记住1999年。】
【这是艺术史上亨特·布尔的奇迹之年。】
【让我们把它记
赤澈阁提供了杏子与梨创作的《全能大画家》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顾为经的奇迹之年(下)在线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