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河清海晏疏》【万字更新求月票!】(3/3)
己私利,不惜编造谣言、构陷大臣,致使朝廷精力虚耗于内斗,而无暇全力抚恤灾民!此等行径,非止祸乱朝堂,更是荼毒生灵!臣恳请陛下,念及河北苍生,彻查吏治,惩前毖后!”
“陛下,陆御史年轻敢言,其心可鉴。”
富弼亦紧随其后:“臣等身为宰执,于六塔河工程确负主要责任,然更可虑者,乃救灾过程中层层盘剥、敷衍塞责之积弊!若不整饬,今日有六塔河,明日恐有他处!臣附议文相公,当借此案,严查河北吏治!”
压力再次涌向贾昌朝。
他深知,若任由话题被引导到这些方面,他失去的将不仅是大名府的控制权,更是政治上的正当性。
他必须反击,而且要快。
贾昌朝出列,并未直接反驳陆北顾所见民生惨状。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竟挤出沉痛之色,向御座躬身道:“陛下,陆御史所言河北民生之艰,臣闻之亦心如刀绞。臣昔年判大名府,虽不敢说政绩斐然,然亦夙夜操劳,唯恐有负圣恩、有愧黎庶,去岁河决,大名府亦全力筹措钱粮人力支援渣州,此事皆有案可查。”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陆北顾,语气变得意味深长:“陆御史年少气盛,见民间疾苦而愤懑,其情可原。
然则,仅凭沿途所见,便断言‘率兽食人’,是否失之偏颇?禁苑供养,乃循祖制,关乎皇家体面。若因一时灾荒,便尽罢苑囿、停畋猎,恐非长久之计,亦易动摇人心。至于所谓“媚灶之奸佞”....呵呵,臣不知陆御史所指为何人,然这等泛泛之言,若被有心人利用,恐又成党争攻计之利器,与国无益,与民何补?”
贾昌朝将陆北顾的抨击引向“助长党争”的方向,试图消解其道德优势。
同时,他再次暗示陆北顾是被人利用才如此行事的。
贾昌朝的话术确实老辣,将话题又拉回了熟悉的政斗轨道。
就在这时,有人出声了。
一直沉默的权御史中丞欧阳修,手持笏板,稳步出列。
他的酒糟鼻因激动而更显通红,声音却异常清晰:“陛下!贾枢相此言差矣!陆御史奏疏,核心在于‘仁政二字!《孟子》之言,乃圣贤垂训,警示为政者当以民为本!禁苑祖制、边备国本,固然重要,然岂能与生民性命相提并论?若百姓饥寒交迫、卖儿器女,而朝廷犹自沉醉于苑囿畋猎之乐,此非‘率兽食人’为何?
至于党争之说,更是无稽!御史风闻奏事,纠劾不法,正是其职责所在!若因惧党争之名而缄口不言,才是真正的因噎废食,辜负陛下设台谏之初心!”
欧阳修以其耿直敢言的形象,一番话掷地有声,顿时将贾昌朝的狡辩压了下去,直接捍卫了陆北顾奏疏的正当性与台谏的权威。
吴中复更狠,他出列拿出奏疏。
“陛下,臣亦有本奏。”
内侍将吴中复的奏疏拿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展开望去。“贾昌朝禀性回邪,执心倾险,颇知经术,能缘饰奸言,善为阴谋,以陷害良士,小人朋附者众,皆乐为其用。
陛下聪明仁圣,勤俭忧劳,每于用人,尤所审择。然而自古毁誉之言,未尝不并进于前,而听察之际,人主之所难也。
臣以为能知听察之要,则不失之矣。何谓其要在先察毁誉之臣,若所誉者君子,所毁者小人,则不害其为进用矣;若君子非之,小人誉之,则可知其人不可用矣。
今陛下之用贾昌朝,与执政大臣谋而用之乎?与立朝忠正之臣谋而用之乎?与宦官左右之人谋而用之乎?
或不谋于臣下,断自圣心而用之乎?
若陛下与执政大臣谋之,则大臣自处嫌疑,必难启口;若立朝忠正之士,则无不以为非矣。其所称信以为可用者,不过宦官左右之人耳。陛下用贾昌朝,为天下而用之乎?为左右之人而用之乎?臣伏料陛下必不为左右之人而用之也。
陛下常患近岁大臣体轻,连为言事者弹击,盖由用非其人,不协物议而然也。今贾昌朝身为枢相,见事不能公论,及交结中贵,因内降起狱,规图进用,是以中外疑惧,物论沸腾也。愿陛下思之慎之。”
看完这篇窥探到了他内心想法的诛心之论后,赵祯久久沉默不语。
陆北顾和吴中复的奏疏,无疑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仁君”理想与对现实的忧虑。
他固然需要制衡,需要贾昌朝来牵制文彦博,但更不容许朝堂斗争彻底败坏吏治、罔顾民生,动摇国本。
“今有御史陆北顾毅然立朝,危言正论,不阿人主,不附权臣,其直节忠诚,为中外所称君子也!”
吴中复趁热打铁地大声道:“如此等人,为贾昌朝所诬,陛下察此,则贾昌朝为人可知矣!臣愿圣聪抑左右阴荐之言,采士林公正之论,速罢其任,则天下幸甚!”
良久,赵祯终于缓缓开口。
“贬贾昌朝为权知枢密院事,削同平章事衔,闭门思过百日。”
赤澈阁提供了西湖遇雨创作的《大宋文豪》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381章《河清海晏疏》【万字更新求月票!】在线免费阅读。